艺术与文学

波斯细密画

波斯细密画是纸上的一幅小型绘画,无论是书籍插图还是单独的艺术作品都要被保存在一种名为muraqqa的合集中。这些细密画技术与闪亮的手稿与西方和拜占庭的传统画作方式大致相当。尽管波斯人的壁画传统技术同样成熟,但细密画的形式的更利于保存。细密画的形式是西方最着名的波斯绘画形式,西方或土耳其的博物馆拥有很多相关藏品。细密画在13世纪成为一种重要的波斯流派,它在蒙古征服波斯后被中国影响,并在15和16世纪达到了传统技艺的顶峰。在此之后,在一些西方影响下,这一传统技艺继续留存,并且融合了许多现代元素。波斯细密画主要影响了其他伊斯兰微型传统技艺,主要是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细密画,以及印度次大陆的莫卧儿细密画。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伊朗文化遗产和旅游组织的网站查看更多信息。

 

波斯语

波斯语是一门印欧语系中的印度 -伊朗语分支中的伊朗语。 它的主要使用者分布在伊朗、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以及在历史上受到波斯影响的国家中使用。 波斯语被视为中世纪波斯帝国的延续,因为它是萨珊王朝的官方宗教和文学语言,它本身是古波斯语的延续,是波斯帝国在阿契美尼德时代的语言。 波斯语是一种多元中心语言,其语法类似于许多当代欧洲语言。

 

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

SOAS,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伦敦大学)致力于研究非洲、亚洲和中东的语言、文化和社会,是欧洲唯一具有这种学术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也是欧洲最重要研究非洲、亚洲和中东的学术人员。

该学院位于伦敦市中心,成立于1916年,是东方研究学院。它于1938年更名为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并在学术课程中增加了非洲研究。今天,它在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开展了广泛的学科研究,从语言到发展以及政治和社会科学。

SOAS图书馆于1973年首次开放,目前拥有超过150万件藏书,并配备了大量的电子资源。

SOAS从事多种高度的丝绸之路研究,提供研究亚洲、中东和非洲历史的这一重要方面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学院里还有一些专门研究丝绸之路的教授,以及专门讨论这一主题的研讨会。

 

国际中亚研究所(IICAS)

国际中亚研究所(IICAS)于1995年8月在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斯坦)成立,是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平台的直接成果。建立该研究所的想法是在整个中亚的草原路线考察期间初具雏形的,这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的整体研究:对话之路”项目框架内组织的一次考察,这是世界文化发展十年(1987-1997)的一个重要项目。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于1818年11月11日作为俄罗斯科学院亚洲博物馆成立。2007年6月,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下令重组圣彼得堡分院。东方研究所成为独立的东方文献研究所。

东方文献研究所保存的文献馆藏的进行的研究仍然是该学院学者的学术活动和研究项目的核心。

手稿和早期印刷书籍的收藏包括超过10万件物品、用65种使用和废弃的语言,如阿比西尼亚语(埃塞俄比亚语、阿拉伯语、亚美尼亚语、格鲁吉亚语、希伯来语、中文、韩语、库尔德语、满洲语、蒙古、波斯语、塔吉克语、梵语、粟特语、突厥语、西夏语、藏语、维吾尔语、日语等。东方文献研究所还藏有东方学家研究成果,其中包含一些关于俄罗斯东方研究历史的极有价值的文献。它包括手稿和木版画。

该研究所拥有一个专业图书馆,其中关于东方研究的书籍超过80万册。前苏联人民的语言收集的书籍,特别是30年代发行的书籍,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该研究所开设博士课程。其论文委员会有权考虑在历史和批评来源领域撰写的博士和特许任教资格论文。

 

哈萨克文化研究所

©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Republic of Kazakhstan for UNESCO / Kazak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ulture

哈萨克文化研究所

哈萨克斯坦文化研究所(KRIC)于1934年在阿拉木图市(比哈萨克斯坦首都)成立。它是哈萨克斯坦最早的研究机构之一,旨在研究文化问题,以及国内的考古学和艺术领域。

研究所所长是Andrey Khazbulatov,博士。

哈萨克文化研究所的使命是开展文化研究,与其他研究和教育机构协调研究活动,执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政策,为保护和研究哈萨克斯坦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出贡献,通过融入世界文化空间来促进有效的国际间合作。

哈萨克斯坦文化研究所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和体育部的监督下运作。该研究所目前有100名员工,包括咨询顾问、培训师和各种研究小组的成员。它拥有自己的数据库和小型图书馆,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多的用哈萨克语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 KRIC还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联合出版了哈萨克语,俄语和英语的学术期刊《Madani Mura(文化遗产)》。

 

国家国乐中心和国乐博物馆

国家国乐中心的国乐博物馆是韩国唯一的专业国乐博物馆,这里展示了各种国乐资料和乐器,并提供访客一目了然地了解千年国乐风格的机会。该中心的国乐博物馆于1995年向公众开放,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乐教育中心,其永久性展览和特别展都包含深刻的主题。 2011年,为了纪念国家国乐中心成立60周年,中心启动重建项目。项目将博物馆改造成6个展厅,并拥有7个不同的主题大厅,该中心于2012年8月重新开放。博物馆内有6个永久展厅和7个主题中心。这些主题中心拥有各种国乐乐器和250多个与国乐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料,以及3D视觉图像和3D动画。国家国乐中心还致力于研究韩国与世界音乐的历史关系,并于2016年成功举办了一场关于丝绸之路音乐和文物的国际会议。

(*)Gugak:韩语中的“传统音乐”。

 

庆州世界文化博览会基金会

1996年,庆州世界文化博览会基金会在韩国古都庆州成立,五千年来灿烂的韩国文明蓬勃发展,并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了历史交流。

庆州世界文化博览基金会组织文化展览,通过向访问者介绍古老的新罗王国文化和现代韩国文化,旨在通过各种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在从1998年到2015年的八届庆州世界文化博览会期间,庆尚北道和庆州市举办了蕴含丝绸之路理念的全球文化节。庆州世界文化博览会(基金会)希望通过组织文化展览来推动21世纪的文化潮流。

 

伊朗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德黑兰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

伊朗德黑兰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建立了伊朗丝绸之路研究中心。该中心是一个科学和学术机构,是伊朗独有的,专注于研究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中心。它是由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伊朗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外交部国际研究和教育中心密切合作建立的。通过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Hassan Bastani Rad先生和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在线平台国际网络的伊朗联络点的努力,该中心得以建立。

联系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7 Place de Fontenoy

75007 Paris, France

社会和人文科学部

研究、政策与战略科

丝绸之路项目

silkroads@unesco.org

关注我们